习作=再现+发现+表现
——听《习作:表达你的发现》讲座后感
星期六,我参加了开发区小学语文学科素养提升暨16学时培训。此次培训围绕“习作表达和习作评改”这一主题,让我们再次领略到特级教师曹鸿飞和俞国平的风采,聆听了两位专家的谆谆教导,解决了一些我作文教学课上长期存在的疑难问题,让我对作文教学有了新的希望。其中曹鸿飞老师的《习作:表达你的发现》让我感受颇多。
曹老师从“写作是什么”入手,以生动的语言、鲜活的例子给我们做了写作教学的精彩讲座,让我恍然大悟:习作不是总结,是再现,更是发现以及表现。
一、写作文需要再现
在习作课上,我常常叮嘱学生要注意观察,要注意细节,要描写具体,可是学生还是一头雾水,要么是没有内容可写,要么是只字片语。听了曹老师讲座,我才知道: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如何“再现”——再现所见之人、所遇之事、所看之景、所化之境。
二、写好作文需要发现
习作有了再现,文章就有具体的内容,但如果仅仅只是再现,那么文章又会变成流水账,因此我们还应指导学生学会“发现”。发现的层次不同,写出来文章好坏也就不同。就如我在三年级下册作文教学《介绍我的家乡》课上,同样选择“天柱寺”这一景点,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会不一样,因为他们发现的不同。有了发现,就解决了写作内容的问题,更解决了文章千篇一律的难题。曹老师说:“发现是对再现内容的再取舍:什么东西最重要?什么事情最生动?什么内容彼此有联系?发现来自于思想、思维、思考。”
三、写好文章更需要表现
“有内容+有美感”才能成为好文章,也就是说,如何将再现和发现的内容表现出来,且有美感,才算完成了好文章的写作。可是,什么是美感呢?在我看来,美感就是你所用的语言恰到好处的表达了你所要表达的情感,并不是指好词佳句。这与曹老师说的不谋而合,我十分欢喜。在我看来,同样的词语和句子,在不同的文章,有着不同的效果。曹老师说:“文章的美感,一要真诚,二要有张力。”
我想:能写出这样的美感不易,仅凭课本中的文章是远远不够的,因此我们要让我们的学生大量阅读书籍,只有多读、多思,才会写出流畅、有个性的文章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