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uesai35的个人博客
 

时 间 记 忆
<<  < 2018 - >  >>
1 2 3 4 5 6
7 8 9 10 11 12 13
14 15 16 17 18 19 20
21 22 23 24 25 26 27
28 29 30 31
最 新 评 论
专 题 分 类
最 新 日 志
最 新 留 言
搜 索
用 户 登 录
用户名:
用户注册 忘记密码
友 情 连 接
博 客 信 息
  • 日志:18
  • 评论:0
  • 留言:1
  • 访问:3389


 
听特级教师杨丽佳的习作课《一片叶子》的课堂记录和心得
[ 2018-1-16 11:13:00 | By: yuesai ]
 

         听特级教师杨丽佳《一片叶子》习作指导课

   一、展叶子,说来历。

1、谈话导入:昨天,老师让同学们非常认真地采集了一片叶子,请展示给大家看看。(生举起叶子)看似平淡无奇的叶子,今天,我们却要让它在我们的笔下熠熠生辉。(板:一片叶子)

2、启发思考:你是什么时候,在什么哪里采到这片叶子?为什么采这片叶子的?是什么吸引了你,感动了你呢?请用通顺、有文采的一段话谈谈你手中这片叶子的来历。

3、板:来历

二、看叶子,第一次试写。

1、如果你写这片叶子,你可以写它的什么呢?

(颜色、形状、纹路。所能看到的。)

指导观察:大家仔细看一看你的叶子,告诉我们,你看到了什么?

2、请生写一写,读一读

3、板:看

二、想叶子,第二次试写。

1、杨老师看了这片叶子,也写了一句话。

出示:叶色翠绿,叶尖微卷,叶形修长。

1)请生读

2)什么感觉,可以加点什么呢?

2、再出示:叶色翠绿,它的生命一定刚刚开始吧!叶尖微卷,是妈妈早晨才给它梳了头吗?叶形修长,我想它一定是叶子家族的模特吧。

1)请生读,有什么发现?

2)引出:观察+想象

3、再次提升:出示:

叶脉很清晰,中间一条粗壮的茎脉一直从叶柄延伸到叶尖,由它而伸展出的是一条条细小的纹路,错落有致。

1)有什么感受?

2)可以加什么想象?

3)出示:

叶脉很清晰,中间一条粗壮的茎脉一直从叶柄延伸到叶尖,由它而伸展出的是一条条细小的纹路,错落有致。看着它,我突然像看到了一张生命之网,那样密密麻麻,纵横交错,观之令人肃然起敬。

4)小结:这不仅仅是想象,还有很重要的东西在里面,是什么呢?这个词叫“感悟”。

5)想一想,由叶子可以感悟生什么呢?“生命”“生活”“哲理”……你的文章层次立刻高大上了。

4、再次试写,注意写出感悟。

同学们,是不是手痒痒了?

出示:这叶子一面粗糙一面光滑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看那片树叶,上百上千条的茎条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)选择一句写,或接着自己刚才的写。

2)上台展示,修改。

三、品叶子,多感官调动。

1、师:则才,我们主要是通过眼睛观察来写叶子,其实要使这片叶子形象更加饱满,我们还可以调动各种感官呢。想想看。

2、板:摸,闻,听,尝

3、尝试多感官调动,同桌互说

四、示范文,明确习作要求。

1、出示范文结构:

今天早上来到学校,看到水池旁的桂花树上凋零着一片叶子,顿时心生怜悯,顺手将它摘下,带入课堂。

此时,这片叶子静静地躺在我手上,我细细端详:

将树叶放在鼻尖,我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。

    侧耳倾听,

    将叶尖放入口中品尝,

    再次凝视这已凋零的残叶,

    轻风微拂,万叶颤动,我手中的这片叶子,也好似融入其中,像万千只彩色的蝴蝶,在一张一翕地扇着翅膀,编织着美妙的人生之梦……

1)发现写作有顺序

2)发现过渡要自然

3)发现观察要全面

4)发现想象是重点,感悟是亮点

5)出示:顺序 过渡 观察 想象 感悟

 品悟结合 真情流露

2、板:品叶子 品生活

六、提出要求,写叶子

 1、提出要求:

出示:习作要求:

仔细观察一片树叶并发挥想象力,以“叶”为写作内容,品叶子,品生活,通过观察、感悟,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有关叶子的作文。

一片叶子

来历

        品叶子——        ——品生活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观察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     感悟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听课心得:

听杨老师的课,总会有不同的收获。

首先让我解决了一个问题:三个学段中,同一主题常常会出现在不同的学段里,在教学时,我也知道:肯定要对每一学段提出不同的目标,进行不同的指导。但是我却不知道方向。但从这堂课中,我指导了:第一学段注重观察指导,第二学段注重观察+想象指导,第三学段注重观察+想象+感悟。当然每一学段的的重点指导都在于后者。这是我听这堂课,最大的收获。

其次,我在上习作指导课时,虽知道自己的范文常常把学生的思维禁锢了,但还是会在学生写之前,出示完整的一篇范文。因为深怕孩子不会写。但听了杨老师的课,看了她出示范文的方式,我感觉可以学习,可以借鉴。

在杨老师后来的讲座中,我明白:一节课40分钟,而一次作文指导,老师的指导最好不要超过25分钟,剩下的时间让孩子去写。而25分钟老师的指导是为学生的习作打开思路,知道自己该往怎么去写?

每次听专家的课,总觉得是一次洗礼,也是一种成长。

 

 

 
 
Re:听特级教师杨丽佳的习作课《一片叶子》的课堂记录和心得
[ 2018-6-20 14:22:00 | By: dwlzhanghaiyan ]
 
dwlzhanghaiyan杨老师后来的讲座中,我明白:一节课40分钟,而一次作文指导,老师的指导最好不要超过25分钟,剩下的时间让孩子去写。而25分钟老师的指导是为学生的习作打开思路,知道自己该往怎么去写?
 
发表评论:
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引用 插入表情
天涯博客欢迎您!